护送“战车”走上长安街
- 2019-12-02 08:07:00
- 697
“在这么空旷且没有遮蔽物的地方作保障,大家身上的衣服都湿透了,拧干了,再穿上,太阳一晒又跟新的一样。”日记中寥寥几句勾勒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三院8359所的小贾在阅兵村的日常。那里还有小张、小唐、小田,他们都是8359所国庆70周年阅兵保障团队的成员。
在阅兵场上,对装备方队来讲,阅兵主要阅装备。装备技术保障工作关系到训练能否正常进行,关系到阅兵的成败。被称为“无名之师”的阅兵保障人员集万千压力与至高荣誉感于一身,努力将一切工作做到万无一失。
第一时间
“当时,天快要黑了,没想到竟然在出了隧道口一个要下坡的路段发生意外,有辆车出现了故障。”8359所特车部副主任小孔讲起几个月前“跑车”时的经历依旧心有余悸。
“跑车”,是验证受阅车辆整体功能的过程。跑车前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小孔他们在头天晚上一直忙到了夜里2点多。4点半集合,5点出发,车队驶向山区。
一路颠簸,黄土漫天。下午4点左右,车队开始往回返,刚出一个隧道口就出现了上述意外,事故发生处,有大货车不时疾驰而过,情况危险。一行人迅速设置警戒带,小孔与所里及时沟通,尝试多种方法之后,却依旧无济于事。
高速挡挂不上去,在确认挂低速挡可行的情况下,车辆缓慢行驶,总算找到了最近的一个服务区,停靠在了相对安全的地方。
当晚,8359所临时调配的技术人员已经从北京赶来,检查后发现只做简单保养无法解决问题,车里损坏的零件必须更换。经过研究讨论,第二天便确定了解决方案,第三天上午,新零件抵达。
换零件绝非易事,需要吊车配合着把车的前设备舱整体拆卸,结束时已是晚上7点多。之后,驾车在服务区试跑了几圈,确认变速、换挡等没问题后,他们将场地清理干净,连夜赶回北京。
面对每一个棘手场面,凭着丰富经验,保障团队总能第一时间调配资源,用最快速度高质量、高效率解决问题,得到点赞。
第一现场
阅兵保障工作主要分为生产、集中训练和阅兵村训练3个阶段。
“为了保证不耽误交货,作为总体单位压力很大。”该所生产处副处长小童说道。团队大部分人大年初二就开始上班,生产进度安排也精确到小时。
在阅兵前的集中训练阶段,团队便有固定人员全程进行保障。在完全军事化管理的环境中,“失联”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那段时间,他们都没有回过家,一般只能在固定时间段与家人进行联系。
集中训练都在偏远艰苦的地方,他们只能住在改造了的集装箱中,白天热到快要蒸发,晚上又冻得直哆嗦,风一刮起来,满嘴都是沙子。
还有一类是机动人员,有问题时随叫随到,他们虽然住在镇上的旅馆,但蚊子特别多,从住的地方到训练的地方足足有70公里,只能租车开过去。
第一考验
对于8359所而言,几次大型阅兵保障任务,他们都不曾缺席。
而这次阅兵中,该所还有来自横向市场中的产品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这离不开他们长期以来的开拓和积累。
早在2000年左右,8359所就开始将目光延伸到外部市场,在得知横向无人机项目有助运发射系统配套需求时,该所果断抓住这个机会。
于是,8359所以传统专业为突破口,成功成立专项招标小组,陆续签订合同,在横向领域持续拓展。
“闯市场就需要完全适应市场的规则,比如短平快等,必须得想办法往前冲。”该所生产处调度小李说道。
“因为是自己争取来的订单,出问题后只能自己解决。”该所1室设计师小高介绍说。
“凭自己实力拿到的项目走上了阅兵舞台,这足以证明了我们的产品能够经得住考验。”小高感慨道。
文/中国航天报记者 郑恩红
[ 责编:宋雅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