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国新型信息消费大赛总决赛暨2019数字经济产业峰会在沪举行
- 2019-12-03 01:10:00
- 1115
11月27-29日,首届全国新型信息消费大赛总决赛暨2019数字经济产业峰会在上海举行。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承办,中国信息化周报、中国大数据企业联盟、中国软件园区发展联盟执行,上海市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东浩兰生外经贸商展公司协办。
图:首届全国新型信息消费大赛总决赛暨2019数字经济产业峰会现场
5G导盲镜、AI翻译棒、VR智慧教室、超声诊断仪、柔性物流、智能厨房机器人、智能救援平台……曾经的科技热词,一个个化身高科技产品和解决方案,全都汇聚在这场赛事里。来自31个省市区的2200多个团队的优秀项目,经过初赛、复赛层层评审,120多支队伍现场答辩,优中择优,最终33个赛队脱颖而出,包括11个新型信息消费技术创新奖,22个新型信息消费应用创新奖,并举行了颁奖仪式。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司长谢少锋表示,信息消费是创新最活跃、增长最迅猛、辐射最广泛的消费领域之一,对拉动内需、促进就业和引领产业升级发挥着重要作用。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步伐的不断推进,将培育更多新应用、新业态、新模式。工业互联网战略的深入实施,将发挥我国制造大国和互联网大国双重优势,以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实现消费与供给的精准匹配,大幅拓展信息消费的广度和深度,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个性化的信息消费升级需求,进一步释放信息消费潜力,引领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文强表示,我国正处在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关键时期,随着消费升级和消费结构的演变,信息消费成为现在发展的方向,并呈现出新趋势、新热点。一是消费电子产品迭代换新速度持续加快,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智能家居、智能网联汽车等多形态智能硬件平台生态日益成熟,推动从硬件、软件到互联网服务的消费链的整体升级。二是物联网、大数据、在线支付、网上社交、网约车、网络外卖、智能网联汽车等移动平台类应用集中爆发,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信息消费服务高速增长。三是信息消费结构加速转型,信息消费服务替代信息产品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张英表示,当前上海信息消费的发展呈现创新融合、高端引领的新特点:一是自主核心技术快速迭代,人工智能产业高地初步显现,5G全面率先商用,推动实体经济与新兴技术“双轮”驱动;二是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政务服务、城市治理从“群众跑腿”向“数据跑路”转变;三是细分行业领军企业不断涌现,拼多多、哔哩哔哩、趣头条等一批新兴企业相继上市,成为创新发展的主力军。
“5G技术作为信息消费领域的重要领域,其消费者包括20%的一般用户消费和80%的工业用户消费。5G将大力推动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工业互联网相关安全事项必须重视。”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积丰表示。
黄浦作区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重要服务区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核心功能区,一直在努力构筑新时代黄浦发展的战略优势。黄浦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杨东升表示,未来,黄浦区将从四个方面积极发展数字经济、促进信息消费。一是顺应消费发展趋势,抓住机遇,加速数字经济建设。二是把握黄浦特点,按照资源禀赋,强化信息消费应用。三是夯实基础设施,支撑信息消费发展,全面推进新型智慧城区。四是优化发展环境,倡导商业文明,全力打造全市最优综合营商环境。
会上发布的《首届全国新型信息消费大赛优秀项目集》和《全国新型信息消费趋势洞察白皮书》,汇聚赛事成果,彰显示范作用。《首届全国新型信息消费大赛优秀项目集》共收集百余优秀参赛项目,覆盖现代物流、智慧安防、智慧物流、智慧交通、智慧养老、智慧金融、在线医疗、智能家居、新零售等领域。《全国信息型信息消费趋势洞察白皮书》结合首届全国信息消费大赛参赛情况,对我国新型信息消费规模结构、区域分布,以及5G、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超高清视频、数字内容、智慧家庭等重点领域发展路径进行了分析,对于推动我国新型信息消费向更广范围、更深层次发展有一定参考意义。(一鸣)
[ 责编:战钊 ]